close

現代社會不時興嚴厲責備小孩,但有時又會覺得完全不罵,或罵得太輕,對小孩也未必是好事。


重點當然得視自家孩子的行為表現來做要求。


如果一味只有愛的教育,就算自己家人受得了,恐怕在外還是會對孩子製造困擾,當然也會對別人造成困擾。


班上有個孩子之前動不動有事沒事就哈哈大笑,剛開始同學還好言相勸,到後來,大家都忍不住翻臉,要求換位置,讓噪音遠離。


翻看了孩子國小紀錄,以前就曾為此狀況製造班級學習困擾及被排擠。


但家長卻一直以為"笑不是什麼壞事,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",也忽略孩子因此影響上課秩序,甚至被嚴重排擠。


我在猜,或許是孩子的父母的教養方式原本就是輕言細語的style。


這事還有第三回合的後續發展,就是孩子在補習班也發生同樣狀況了。只是事情變得較複雜了,補習班的同學上課時警告了他幾回,看他還是一副無所謂,沒有要改進的意思,打算找幾個人把他找出去更加嚴重地警告他,要把他打一頓。


這孩子讓人生氣的是--總覺得自己又沒怎麼樣,我又沒錯。


會心有所感寫這篇文章其實另有其事。


三不五時叮嚀孩子要貼上作息表,書寫作息表,以便於檢討反省自己的學習狀況與改進讀書時間的規畫,


但這孩子一直沒貼也沒寫,於是我在聯絡簿上寫上"作息表呢?可惡!"(這幾天我一直還在想是不是我的用詞太重了。)


晚上十點,家長很緊張地打來問"為什麼孩子被寫上可惡二字?"


好像之前我把孩子考得不好的成績圈畫起來,要孩子"加油",有另外的家長也覺得:拜託,我兒子讀書已經很辛苦了,你幹嘛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加重他的讀書壓力啊?


可惡一詞,我向家長道歉,嚇到她我感到很抱歉。但我也告訴家長"孩子應該很清楚什麼一回事,因為提醒太多太多次了,孩子卻總是不當一回事。"


家長說"孩子說不知道什麼原因。如果是作息表,孩子說他下禮拜的已經貼上了。"


我一直覺得"來上學的是孩子,該對自己的學習狀況負最大責任的也應該是孩子",怎麼會可能不知道什麼原因呢?不知道,為什麼不問呢?


"下禮拜的已經貼上了?"這又是什麼狀況?我問的是本週的,你卻貼下週的?


再說到更早之前的事,這個家長在一開學時,我多次提及孩子打掃狀況不佳。有一天,家長竟衝來打掃區域親自幫孩子打掃,希望可以達到我的要求,讓我滿意。(真的,我只是做基本的要求而已)


這樣的狀況,我是有個想法,與其孩子在外會被別人罵的兇,我寧可在家先行要求,


不管你對孩子多有耐心,但孩子在外不會是每個人都跟你用同樣的耐性被對待。


會不會有時候孩子在外遇到不適應的狀況,反而是父母間接造成的。因為回到家父母總會幫孩子把"大事化小事",這樣的方式也會讓孩子一直沒去面對現實,


到底怎樣會是對孩子比較好的呢?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整天愛媽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