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星期三傍晚女兒去上圍棋。


前一堂課有二對姐弟,有夠吵的。


當他們四個人同時離開圍棋教室時,沈師母跟其他一旁等候的家長都覺得耳根子突然得到救贖了。


這四個孩子,大到國一,小至小三,應該都已達可以學習自我約束的年紀了,表現卻還是讓人不敢恭維。


大人們歸納"這恐怕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"。


我也覺得輕聲細語是很需要用力推廣的道德行為。


曾經我和姑姑,表姐妹們也都因為是"海口人"習慣大嗓門說話,


但這些年慢慢修正自己,對於大聲嚷嚷帶給別人的浮躁,吵雜也覺得越來越不能忍受。


那天,剛好沈師母和那位家長都曾在國外住過一段時間,


與國外相比,她們更覺得外國很注意輕聲細語。


再提到在台灣各個公共場所充斥的外籍勞工,


不論在那裡,只要有伴,就嘰哩呱啦個不停,手機唱個不停,玩個不停,


就連在密閉的公車裡,電聯車裡也不會稍加克制,


沈師母說"有時,真的吵到想跳車了呢。"


從小,書本上就教導我們"說話,應該以能讓聽話的人聽到的音量就可以。不必要讓第三者聽到,全世界也不見得想聽你說話的內容。"


看來我們的社會,不只要推動大學生認真上課(嘻嘻),也要再加一項"推行輕聲細語"的運動才行。


大夥兒才有個寧靜的公有空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整天愛媽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