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上有個肢障的孩子,那天突然聯想到高中的"真真"。


真真也是下肢障礙,上下學,進進出出都需要爸爸抱著。


但真真除了下肢行動不便之外,在其他各方面表現可圈可點。


鋼琴彈得好,各項功課都是第一,學習態度,人際關係都可圈可點,


她原是考上台南女中的,因為就近方便,才就讀公立第六志願的學校,但三年來她保持所有優秀的表現,從未懈怠,


那一年我和她各自代表班級競選模範生,


但我對她崇敬地不得了,我多次跟她說"我來幫你拉票,我覺得你才是真正有資格當模範生的。"


她保持一貫的謙虛,一貫的和善,客氣地讚美我,說她羨慕我,喜歡我,


她說自己鋼琴好,功課好是因為腳不方便,那裡也不能去,所以她比別人有更多的時間練琴,寫功課。


對於同學的功課她來者不拒熱心地指導,她說,因為平時大家幫她太多忙,她能回饋給大家的卻只有這麼一點點,


還有她的好人緣,她也說是"因為同學對她太好。"


而班上的孩子還停留在愧疚,自責,自憐自艾的情緒裡,


她氣同學的嘲弄,


對同學的幫忙不斷地感到愧疚,


課業不振,


功課幾乎每天缺交,


我說呢,如果真的愧疚自責,就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吧,


培養自己也有助人的能力,回饋給團體,回饋給家人,多多對自己要求。


該做的還是要做,否則,諸多不好的表現,不好的學習態度,勢必影響到她的人際。


希望她聽得懂才好。


這兩人還有一個不同,高中同學的父親只生了她一個孩子,全心全意地照顧她,後來她以高分錄取到成功大學,因為成大也是離她家最近的優秀大學,


而我班上的那位孩子家中共有六個孩子。兩人的教養條件也有所差異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整天愛媽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